近年来,台湾电影业的表现如同过山车般起起伏伏。继2017年经历一波破纪录的票房巅峰后,紧随其后的急速下坡让许多业界人士唏嘘不已。然而,岁月不居,时轮如转,台湾电影似乎正在迎来另一次辉煌。
就在大家以为台湾电影可能会走入历史的阴影时,不曾想,2024年狂飙再起。先有《周处除三害》捷报频传,紧接着另一台湾新片《老狐狸》,在本土掀起更为猛烈的风浪,一时之间让整个华语电影市场为之动容。
《老狐狸》的背后有着非凡阵容,监制侯孝贤的影响力不需多言,萧雅全的执导能力又为电影的呈现增添了一爿厚重。从《阳光普照》的刘冠廷到《大佛普拉斯》的庄益增,以及《我们与恶的距离》的温升豪,《最后的诗句》傅孟柏等,双重结合了华语电影圈内犯罪片领域的耀眼星光。
电影内容深入描绘了90年代台湾的社会风貌,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视角,折射出那个股市泡沫挤破后的时代困局。上世纪90年代,是台湾夹在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冲击与中国大陆经济起飞的辉煌之间的转折时刻。
电影中心仍为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从面馆老伯到辛勤的男主廖泰来,再到站在社会最边缘的单车小贩,他们在社会的底层挣扎,相互关怀,一点点地展现了贫富差别背后,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对立与互助。
有趣的是,《老狐狸》的故事源自一则看起来简单的儿童寓言——《小马过河》。然而,经过巧妙的改编,这个简单的故事被赋予了愈加深刻的社会内涵。即使是高层社会的有钱人,像谢老板这样的“老狐狸”,在豪言壮语的背后,也掩盖不住他对时代、对亲情的无力感和困惑。
对于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复杂关系,《老狐狸》展现了不同于荧屏常规的深度和体贴。它通过平凡人的日常生活,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状况和阶层间的碰撞,竟在不经意间,跃然成为了年度佳作,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
电影不仅在叙事上大胆创新,视觉效果和渲染力同样不容小觑。它巧妙融合了历史感与当代审美,无论是影片的画面还是精心搭配的配乐,都成功让观众仿佛穿梭于那个不平等却又温情脉脉的年月。
虽然台胞观众可以在本地电影院一饱眼福,但对于内地的影迷来说,《老狐狸》当前还没有放映计划,这潜在的票房巨作是否能够登陆内地银幕,成为观影界的又一件悬念。即便如此,《老狐狸》持续的话题热度和深刻的社会关怀,已经在观众心中种下了一棵难以忽视的树。从小小的寓言演绎到层次互叠的社会剧作,台湾电影正以《老狐狸》为鉴,迎着时代的洪流,逐渐踏上新浪潮的尖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