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称作娱乐圈里的“小钢炮”,冯小刚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以65岁的高龄吐露心声:“吃了坦率的亏了,祸从口出。”郎永淳主持人的评价更是指出他“和以前相比的话,温和了太多了。”简短的交流,虽不啰嗦却意味深长,仿佛揭开了冯小刚性格转变的缘由。
冯小刚的名字与其直言不讳的个性几乎划上等号。他过往言论中直指的问题,比如公众人物面对的“只能骂不还口、打不还手”,显现了他不甘和无奈。但时移世易,冯小刚也在逐渐调整自我定位,由曾经的怼天怼地到如今的温文尔雅,他开始明白,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
冯小刚的电影作品也见证了他性格上的转变。如果说早期的作品大胆揭露和讽刺,挑战社会现实和道德规范;那现今的冯小刚作品,则在内容上显得更加温和、娱乐性强。冯小刚清晰地意识到,“一代导演服务一代观众”,在新兴导演如云的电影圈里,他也开始告诉自己要收敛锋芒,避免陷入偏执。
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评论,冯小刚体会到了触目惊心的力量,但也认识到自身的无力改变,最终选择顺应自然规律,坦然接受。对于未来,冯小刚已有打算,他欲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轻松愉快。
冯小刚的辉煌不容忽视,早年间贺岁片的票房冠军几乎被他一网打尽。他敢言敢怼,曾不惜激烈反驳批评者,可见其当时足够的资本与自信。从重塑贺岁片形象到影响整个中国电影市场,冯小刚曾自信地宣称自己帮助了中国电影,那时的他,无所顾忌,目中无人。
然而,时间是改变万物的力量,随着时间推移,包括冯小刚在内的每个人都要面临角色的转换。他坦言年龄大了,写作能力不如从前,但这同时也是一个人生的自我认识过程。如今,他的锋芒不显,风格亦有所收敛,这不仅是自我调整的结果,也是时代变迁的必然。
《非诚勿扰3》票房的不尽如人意似乎也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他坦承自己与年轻人存在代沟,同时也认识到好电影能激起集体共鸣。而面对不同代的观众,冯小刚选择做“自己觉得好玩和舒服的事”,并尝试寻找和当代观众的共情。
最后的冯小刚,似乎确实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卸下重担,告别焦虑,为余生绘制了轻松愉快的图景。他感慨自己的幸运,感谢时代给予的机会,也对自己过往的汹涌激烈终得以释然。这份和解和认识,让人不得不对这位曾经娱乐圈“小钢炮”的老将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