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并未发生!名导宁浩与巨星刘德华携手打造的影片《红毯先生》经历了春节撤档的波折,并于3月15日重返银幕。复映四日,却只收获了693万元的票房,总票房止步于9105万元,未能实现票房逆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络上关于该片的讨论却如火如荼,观众们对影片的品质和排档时机纷纷提出看法。
面对复映遇冷,《红毯先生》原定于大年初一上映,结果却走出了一条低沉的票房之路。2月16日,该片宣布退出春节档,成为今年春节档片的撤档影片之一。不过,片方很快就宣布了复映时间,恰在一个月之后。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3月15日《红毯先生》排片占比达到11.6%,仅次于同期上映的《灿烂的她》的13.4%。当天放映场次多达41667场,与撤档前最后一天的1.3%相比,排片量有了显著增长。尽管排片量骤增,首日上座率仅为1.3%,位列所有影片之末。至3月18日,排片占比降至5.4%,上座率1%依旧垫底。目前看来,该片要想突破1亿元票房已现无望。
为迎合复映,宣传方在新浪官博下方提供直链购票服务,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甚至将影片中的粤语对白改为普通话版本,试图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然而这些举动似乎都难挽狂澜之势。
从策略上分析,《红毯先生》的再定档本意是希望抓住春节档尾声的机会突围而出,前期积累的知名度与春节档的退市时间较短,似乎为复映增添了一份保障。然而,即便同期的影片中并无强劲对手,《红毯先生》的票房依旧未能实现翻身,这自然就不得不将焦点转向了影片本身的诸多问题。
宁浩的商业魔力似乎在此片遭遇挑战。自《疯狂的石头》2006年大获成功后,宁浩的作品接连不断取得票房佳绩,然而,《红毯先生》的表现却让这一骄人成绩出现了破绽。网友对于影片的撤档与复映有着复杂看法,有人称赞片中对娱乐圈的讽刺显示出导演和主演的勇气,同时也有观点指出,影片的类型不明,叙事混乱,演员选择不当等问题。
影片中的主题意图与表现手法也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导演尝试用影片探讨现代快餐文化对传统电影行业的冲击,以及“过气巨星”的心路历程,但影片的结局部分的模糊与含糊却让观众感到困惑。
此次《红毯先生》之后,又有其他撤档影片计划重返银幕。不过,它们是否能够吸取《红毯先生》的教训,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仍有待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