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丘2》继续荡漾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一部颇具争议却不失光彩的影片。这部电影无疑是为了在银幕上盛放而生,特别是在IMAX影院中,其从浩渺的沙漠到局促的斗室,从肃穆的宫殿到沸腾的斗场,无不展现出精妙绝伦的设想和视觉效果。
其将未来感与复古风格相融合,展示在建筑、飞船、机甲、装备和服饰方面,这种极端的碰撞与大多数科幻大片的单一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沙丘》与《星球大战》之间潜在的联系,让人回忆起《星球大战》最初的概念都来源于《沙丘》。时至今日,《沙丘》新系列在视觉美学上依然以“开天辟地”形容为不过分。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有意塑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星球大战》版《沙丘》,可以说,他已经在三年前的电影中取得了胜利,尤其是在视觉呈现上大放异彩。
他的电影作品中常有巨大沉默物体(BDO)的存在,如同电影美学表达的象征,也反映着深层精神内涵,它们代表着人类的渺小以及宇宙、命运的广袤。
汉斯·季默所创作的雄壮配乐与视觉美学相得益彰,激起的是一种几乎能与天地万物相比拟的逼真压迫感,使观赏电影成为一种感官环伺的体验。
《沙丘2》采用的叙事节奏也有别于一般的科幻大片,放慢了速度,让宁静慢条斯理的景致和物体成为电影的核心角色。对比下,新版的《沙丘2》作为原著第一部后半部分的聚焦,使用了较长的时间来厚实叙事,展现维伦纽瓦对美学叙述的追求。
在视听表达如此精妙的背景下,叙述上的任何小瑕疵都显得特别明显。《沙丘》已经建立了显而易见的设定,没有采取简单的叙事路径。这种设定,虽然匹配了电影先进的神秘感,却也容易导致大众的困惑和焦虑。
电影开篇描述了一个八千年后的未来世界:人类文明极尽发达,星际穿越成为常态,战争成为不可避免。人类历经了残酷的人机之争后,最终立法禁止所有用人工智能,导致历史将冷兵器再次带回到前台。了解这个基本设定有助于观众在未来世界中体验到王朝更迭和国家间纷争。
在《沙丘2》中,”得到香料者掌握天下” 的理念贯穿全片。香料能显著延长寿命、提升敏捷度和预知能力,成为星际战争时期最重要的资源。厄拉科斯——唯一能生产香料之地,自然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厄崔迪家族与这颗星球的原住民弗雷曼人结盟,旨在抵抗帝国的暴行。不过,帕迪沙皇帝沙德姆四世出于嫉妒而设计灭门他们,成为剧情的核心。
新版《沙丘2》在描绘保罗与弗雷曼人的合作、游击战争等复杂的王权、宗教和神性问题时,表现出作者对人性、历史的深刻洞察。
然而,电影在呈现历史题材时,也对科幻动作片中所定义的”王子”和”复仇”进行了重新定义。保罗的复仇之旅被赋予了深厚的宗教和政治复杂性。但电影的结尾部分仓促地处理了保罗的黑化转变,未能透过细腻的原著描写来支撑演员的表现,导致与前作形成鲜明对比,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损害了电影的整体表达。
《沙丘2》的确令人印象深刻,但当其细腻的视觉和配乐之美遭遇叙事和表演的瑕疵时,就像变作坐骑的沙虫,失去了过往的震撼力量。因此,导演维伦纽瓦面临的挑战是在故事叙述的混乱中,恢复其独特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