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叫响”鬼畜”风潮 破亿视频背后的文化符号


在数字化时代,视频内容能够在网上吸引亿级点击量,无疑是一种文化现象。而在众多视频平台之中,以视频分享起家的B站无疑占据了“文化现象”的风向标角色。尤其是B站的“鬼畜”分区,不断向外界展示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和网民亚文化共鸣。

什么样的视频能令人百看不厌,带给观众持久的乐趣?中国的14亿人口,平均下来,每个人都有可能看过破亿的视频,但B站上能实现这一成就的内容却不多。尤其是在抖音这种时间黑洞的平台上,观众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捕捉,过亿播放量才真正凸显了某个视频的影响力。

比如,最近一个基于2010年电影《让子弹飞》的二创视频”《敢杀我的马?!》”,凭借着长尾流量在社交平台中大放异彩,再次引发年轻人的关注。这种二次创作的视频,依托于电影中的经典台词,创建了被称作“让学宇宙”的梗,再搭配上精准的音乐踩点,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幽默感,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创意和享受,让这个视频在B站上播放量突破一亿次。

“鬼畜”一词,在中国互联网上有着特殊的含义。这一概念起源于一则麦当劳叔叔跳舞视频的后期混剪版本,将本来含有其他意指的“鬼畜”一词,改造成了以快速重复、高度同步的元素结合节奏感背景音乐而形成的洗脑式视频。这种形式的视频,在B站上享有其独特的地位。自B站2014年9月独立设立“鬼畜”分区以来,诞生了许多广为流传的作品。

鬼畜视频的制作手法和创意的无限旋律,吸引了大量的年轻观众。而B站所提供的弹幕文化,无疑为鬼畜视频增添了更多的互动乐趣。评论区的点赞笑点,以及那种“大家都懂”的社交氛围,让鬼畜视频成为B站用户心目中的一种特别的存在。

杰克袁,一个从初中开始就喜欢鬼畜的青年告诉我们,“心理学上的多次暴露效应解释了为何人们会对多次接触的事物产生好感。鬼畜视频也是如此,通过不断地重复和洗脑,使得人们对其内容越来越熟悉,越发感到有趣。”

梳理B站的发展,我们看到它试图突破只服务ACG圈层的局限,开始涉足生活区、美妆区、影视区等更多领域。然而,尽管鬼畜分区在众多内容类别中已不再那么显眼,但鬼畜文化所代表的年轻用户对平台核心价值的坚守,依旧强烈。

在性别构成上,鬼畜视频的主要观众群体依然以男性居多,而创作者们大多也来自于此,或许这也是B站鬼畜区持续活跃的原因之一。然而,对于鬼畜视频的未来,杰克袁回味无穷地表示:“那些经典的鬼畜作品,让我重温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无论鬼畜的过去还是未来,它都是互联网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落,它携带着特定的社区文化,为我们的数字时代提供了更多的欢乐与思考。而对于B站和全球泛娱乐领域来说,鬼畜文化正引领着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