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众纷纷期待中,《周处除三害》依然用实际成绩超越了外界的普遍预期。自影片上映6日以来,票房已突破1.9亿,令人瞩目的是,它可能最终会突破4亿大关。虽然该影片与流媒体Netflix同步上线,网络上也有资源泄露的情况,但《周处除三害》的精彩程度仍然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许多人对于《周处除三害》的热议聚焦在大尺度的表现上,但实际上,电影所提炼的精神内核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作为一个犯罪动作片,它不拘泥于传统黑帮电影的严肃风格,以其内敛的艺术气质和成熟的商业视角,顺利跨越了“爽片”与“艺术片”的界限。现实的电影市场更多的是犯罪类型的作品企图深挖人性以及道德课题,然而《周处除三害》却以简洁直接的方式给出了一种更清新的选择。
电影的主角陈桂林,肺癌晚期的职业杀手,在人生的尾声决定一举成名。他开始筹划将自己通缉名单的排名提升至第一的计划,这种“黑吃黑”的故事设置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快感。陈桂林的狠辣果断以及没有对恶人任何怜悯的态度,让整个观影过程带有极强的节奏感和刺激感。
电影更是在情节上的处理上展现了新的尝试,打破了固有的叙事模式,如凶恶反派求一个“为什么”最后却被简单粗暴地解决了命运,以及在人物关系处理上的冷静和克制。陈桂林没有跳进与救出的少女小美的爱情漩涡中,而是选择将自由归还给她,进行了一个人物纽带的平和而理性的处理。
而在探议深层次的问题上,影片也不乏深意。在刻画的“三害”即贪嗔痴中,陈桂林的存在既是对邪恶的暴力制裁,也反映了自身的痴愚。这一切的启示,最终让他在监狱中悟出了自己即是“第三害”的真相,进而完结了一段誓除三害的故事。
对于影片中更广泛的议题,如个体异化问题、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哲理,《周处除三害》给出了模糊而沉郁的叙述。它没有过分强化不安和危机,也没有直接与某个时代的大背景联系起来,更多地留给了观众充分的解读空间。
归根结底,《周处除三害》是一部让人过后还会回味的影片,它虚构的真实中满足了人们某种程度上的以暴制暴的欲望,带来了快感的同时又留有深思的余地。正如影片所表现的,抛开单纯的善与恶的判定,它成功站在了道德的中间地带,给观众提供了一个豁然开朗的观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