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金门撞船事件发生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台湾方面针对该事件已经进行了多达九轮的谈判。然而,台湾当局的不合作态度让双方始终无法达成一致。面对这种僵局,大陆采取了更为强硬的对策。首先,组织海警编队在金门附近海域开展执法巡查行动,事实上这举动导致了台湾对金门的补给线被切断;紧接着,又封锁金门、马祖列岛的出海口。在这“进退两难”的双重压力下,金门已形同孤岛。如此一来,大陆对台湾的最后通牒显而易见,其忍耐之心已接近尽头。
此时,岛内以新党主席吴成典为首的统派人士行动起来,矛头直指民进党,他们批评民进党加剧了金门事件的严峻性,要求有关海巡执法人员公布事件真相,并且敦促赖清德用更高标准解决此次事故。与此同时,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前往大陆表示哀悼之情,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则避谈两岸关系,仅强调采取人道主义立场来解决现存的问题。
从大陆在厦金海域的动作来看,新党和国民党的表态并非出人意料。不久前,福建海警派出包括一艘由导弹护卫舰改装而来、排水量达2250吨的海警船在内的海警船编队执行执法任务。这股海上力量,台湾的海巡部队显然难以匹敌。因此,面对大陆对金门、马祖等岛屿的强硬态度,国民党感受到了危机,而统派人士却在这一冲突中看到了希望。
与此同时,民进党方面的态度也值得探究。作为“务实台独工作者”的赖清德,在此事件中选择了保持沉默。台湾海巡署试图将责任推脱给大陆,将被撞的渔船称作“三无快艇”,同时又挑动民粹情绪,指责大陆将此次执法事件政治化。
而大陆方面则展现出其能力和自信,不仅在事件中保持克制,还采取了震慑的行动。2月28日至29日的24小时内,大陆军机关闭所谓的“海峡中线”,其中有12架次飞机飞行至距离基隆仅43海里的地方,显然是要敲山震虎,以此来发出强有力的警告。
长期以来,美台勾连已使得台海局势趋于紧张,美国利用台湾问题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棋子。金门撞船事件中大陆的反应则展现了其专业和果敢,通过在厦金海域的执法巡查,以及对岛内台独势力的震慑,大陆在此事件中无疑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