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玲导演新片横扫贺岁档,华语电影竞赛风云再起


近日,原本喧嚣一时的春节档华语电影市场意外迎来了剧变。始作俑者为《我们一起摇太阳》,在期盼中撤离贺岁档战场,紧随其后,《红毯先生》也宣布退赛。此种策略有失水准,然而,权衡形势,这种退而求其次的决策未尝不是一种明智。放弃贺岁档疯狂角逐,调整策略也许能够在其他时段得到更好的市场回馈。

面对这场档期改变,议论纷纷,意外的是,被炮轰的焦点并不仅限于撤档影片,甚至榜首影片也受到了群嘲。其中,贾玲凭借其作品《热辣滚烫》成为众矢之的,其导演身份引起了公众的广泛讨论。

然而需知,贾玲此次营销之手段无人能敌。利用自身的减肥话题牢牢吸引观众,等到电影大幕拉开,人们发现所谓的减肥谜底竟是一个励志故事。即便诸如刘德华、张艺谋这样的影坛巨星都在同一时期推出新片,但无人能够撼动贾玲的市场霸主地位。贾玲的电影通过一系列包装,成功塑造了话题和观点,即使备受好评的续作影片《飞驰人生2》也仅能屈居其后。

贾玲的成功引发了一大波反思:一个翻拍剧竟能击败众多原创作品,究竟是国产电影的悲哀,还是大众口味的悲哀?这股翻拍热潮对国内影视产业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诚然,国产电影质量参差不齐,不过仍有不少质量上乘的作品涌现。如果翻拍成为常态,那么这些由诚意打造的好作品将难免被市场的短期追求淹没。

回归到本身,《热辣滚烫》唤起了一部分观众对于电影质量的批判声音,一些观众开始抵制这部影片。然而,狂欢归狂欢,真正影响观众评价的还是电影的内在价值。随后,《热辣滚烫》票房超越了《飞驰人生2》的4亿大关,足以证明其市场统治力。

另一方面,《飞驰人生2》的成功则与贾玲的营销手段形成了鲜明对比。《飞驰人生2》几乎不怎么营销,它的成功主要得益于电影本身的品质和魅力。而张艺谋的《第二十条》则体现了一种高于商业片的艺术境界,他力图通过电影传递有价值的信息,虽未能在贺岁档博得太多欢声笑语,却获得了专业人士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综上所述,今年的春节档电影大赛虽已落幕,但留给观众的更多是对华语电影多样性的思考,以及对不同类型电影价值的重新审视。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感受电影带来的乐趣,归根结底,电影的本质还是娱乐,而我们追求的便是快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