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续作失色,何必《还是觉得你最好2》?


当热播的春节档电影的余热尚在,一部以港式家庭喜剧为主打的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2》于短暂的宣传后悄然上映。可能是因为时机选择不当,或者是这部片子本身的缺乏吸引力,《还是觉得你最好2》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无人问津的命运。事实证明,我在电影院的观赏经历也不出所料——独自一人在空旷的影厅中观看。

这部电影的前作在港片的评价中还算是令人满意的,但作为续集的这部片子是否有拍摄的必要,我表示强烈的疑问。同理,恳请《毒舌律师》这部片子不要轻易尝试拍续集。

在前作中,黄子华扮演的大哥陈鸿因为不愿意将父母留下的叉烧店出售,体现了新旧香港之间的冲突和碰撞的主要事件。而Monica和大哥的分手,然后与二哥的错综复杂的感情关系,为电影增加了诸多笑点。但第二部几乎一切的叙事条理都消失了。电影一开场就是众人一起经营婚礼策划公司,接着在一连串的冲动和误解中展开两个家庭的婚礼策划。

观众往往可以感受到影片中的内景戏份较多,且大多集中在有限的空间进行拍摄,配上简单重复的对话,画面和声音呈现极其单调。每个角色虽有着自己的烦恼和心结,通过婚礼的高潮得到了解决,但无人可以贯穿全片的叙事。

女性角色相较于第一部变得扁平,Josephine的刻画不再坚决深刻,Monica的特立独行和专业女性形象消失无踪,反而成为辅佐男性的平凡形象。而影片对于女性的描述不禁让人感到她们必须依托于男性,通过婚姻来获取幸福的刻板印象。

相对于《还是觉得你最好》在观众中产生的浓厚的港味,续集似乎已经丧失了这一点。第一部强调的团聚和吃饭的情感结构,在续集里被急急忙忙的婚宴取代,再没有了以往的家常菜和人物性格之间的巧妙对应。

至于喜剧效果,改为闹剧式的处理,使得笑料显得颇为生硬,新加入的角色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喜剧价值,更多的像是强加在故事里为了解决人物心结设定的。

《还是觉得你最好2》中表演的尬感和每个演员试图克服剧本缺陷的努力较为突出,尽管叙事失效,情绪推动的环节依旧感人,展现了香港电影注重情感胜于逻辑的特点。

一行传统香港明星的亮相,略带怀旧情绪,也不禁让人感慨时代的变迁。总体来看,《还是觉得你最好2》如果不拍,或许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如果非得有第三部,至少应让黄子华回归。而本片的唯一亮点,大概就是王菀之的插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