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电影界再次引起轰动,一部投资高达300亿韩元的历史战争大片《露梁海战》横空出世,续写了刷新韩国影史观影记录的前作辉煌。此电影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不仅是因为其豪华制作以及声势浩大的战争场面,更是由于该片的历史表述引发了广泛争议。
公元1597年,李舜臣在鸣梁海峡以12艘战船大败300多艘日军舰队,被朝鲜尊崇为民族英雄。其后的《闲山海战》和《露梁海战》形成了一部抗日三部曲,将李舜臣的抗倭故事推向高潮。而《露梁海战》是此三部曲的最终章,这部长达153分钟的影片在视觉效果与战争描绘上力求打造极致,却因为历史改编自由度太大而备受诟病。
影片设定在鸣梁海战的一年后,丰臣秀吉死后日本军队挫败,陷入困境,而李舜臣立志要将这些日寇彻底消灭。但这一切的胜败,取决于明朝的参与和选择。影片中描绘了明军将领陈璘拒绝了日本代表的求和请求,最后决定与李舜臣合作共同抗敌。
然而,这种表现手法被许多历史学者和观众所批评。他们认为电影严重夸大了李舜臣的作用,同时将实际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明军角色虚化、简化甚至是贬低。这种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刻画,在历史学家和部分观众看来堪称过份干预和改写历史,不尊重史实。
据历史记录,露梁海战中,明朝、朝鲜联军三路合击,明军将领邓子龙更是以身先士卒的勇气战死沙场。然而,在影片中,邓子龙的形象似乎有失斯文,不如电影中李舜臣那般深思熟虑。由此,许多人质疑此片是在以牺牲其他历史人物和国家的尊严为代价,来凸显一个民族英雄的形象。
此外,电影中存在的语言问题也不能不提。不少中文台词发音不准确,使得影片的沉浸感和真实性大打折扣,观众表示难以理解,对影片的整体质量有所影响。更为荒诞的是,电影居然描述李舜臣用鼓声震死了日本主将,这种浮夸的表现手法,让人难以接受。
虽然《露梁海战》在视觉效果和战争场面的表现上可圈可点,但其在历史还原和人物刻画上的漏洞,却不能不令人反思。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历史的真实性应该得到多大的尊重?这是电影制作团队乃至整个文化产业需要深入考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