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教育部门答疑“体育教学责任界定”:倡议自愿购买学生综保险


杭州市教育局近日在回应杭州市第十二届政协第二次会议146号提建议时表示,亟需进行研讨以强化校内文体活动的自主风险抵御机制。相关建议主题为“法院判决保护学校实施体育教育、防止家长过度追责”。此外,教育局也坚决主张家长自愿购买学生(或幼儿)的综合保险。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精神意愿,还能有效促进身心健康。然而,目前在一些地方,中小学体育教育面临一些挑战。基于学生体质、遗传疾病等原因,运动意外伤害时有发生,使得学校和家长产生矛盾。因此,出于规避责任、减少麻烦的目的,有些学校直接砍掉了单杠、跳箱等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体育项目,甚至禁止学生在课间活动。

最近,一名山西的教师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段视频,抱怨学生”课间圈养”的现象。视频中约有70%的学生在课间不愿意走出教室。据新华社记者的调查显示,一些学校为了避免学生在剧烈运动中受伤,只允许他们在课间10分钟内上厕所。这种所谓的”圈养式体育教育”大大挤压了学生的锻炼时间,对他们的免疫力和体质造成了消极影响,与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精神相悖。

教育部等机构出台的《关于完善安全事故处理机制 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不得因防止发生安全事故而限制或取消正常的课间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跟此相对应,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更强调,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合理安排未成年学生的学习时间,保障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总结而言,让学校对体育教学和课间活动的开展有足够信心,需要从各方主体的责任边界清晰化、减少运动伤害发生频率、购买商业保险进行风险防范等方面进行改进。这将从核心层面解决问题,也可为学校提供一定的安全感,消除家长的顾虑。学校应当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保障孩子能有足够的体育锻炼机会。同时,在开展体育教学和课间活动时,也要事先做好准备,如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检查,购买全覆盖的学生综合保险,通过宣传和引导尽可能降低学生身体意外伤害的概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