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救援实录:塔吊夫妻档失温紧急营救


寒风呼啸,低温逼人。在13日凌晨,浙江湖州市又传来一起紧急救援事件。一名建筑工人在夜幕下的高空作业中因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不幸发生身体失温。这起事件的发生在向人们敲响了低温危险的警钟。

据报道,在湖州一处建筑工地,夫妻两人作为塔吊操作员,在100多米高的塔吊上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危急情况。凌晨气温骤降至3摄氏度,在寒风中摇摆的塔吊是他们岗位的唯一避风港。不幸的是,女操作员因长时间受冷,出现严重失温症状,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无法自行下塔。

在接到报警后,消防救援人员立刻出动。在塔吊上的两名操作员,一位还能坚持,但另一位妻子的状况十分不妙。来自湖州市滨湖消防救援站的指导员俞旭豪在回忆起当晚的情况时说:虽然身处绝境,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男操作员情况还算稳定,委实令人钦佩。

面对形势,4名消防救援精英迅速做好防护准备,携带安全绳索和腰带等装备攀爬至黑夜中那根独立的塔吊,开始了对生命的营救。冷风中不仅温度令人忧虑,高空中加剧的风力也增加了不少救援难度。

随后,救援人员在狭小的塔吊梯笼内边爬边救,最终决定采取托举与拖拽的方式,协助失温操作员安全返地。在经过近1个多小时的承受与坚持,蜷缩于寒风中的两个生命终被安全送至陆地,并迅速转移至等待的120救护车展开后续救治。

失温,学名低温症,在医学上指的是人体热量流失超出补给而导致体温骤降,若未能及时补救,将演变成严重的心肺功能衰竭等危急状态。当体温低于35摄氏度,个体会陷入低温症,症状各异但共通的有寒冷性多尿、剧烈寒战乃至判断力丧失。体温的继续下降,伴随的是心率减缓、意识模糊,甚至出现生命危急的心脏停搏或室颤。

对于处在失温状态的人来说,安全转移至干燥背风的地方,脱下湿透的衣物并给予头部的保暖非常关键。尤需强调的是,重型失温患者的回温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以防大量冷血影响心脏正常跳动甚至造成休克。

鉴于此类事件频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特意提示相关企业采取必要措施。这包括为劳动者提供防寒服装、防护手套等,并限定每天低温作业时间。当外界温度低至某个阈值时,工作场所还需配备至少两名作业人员,并进行实时的作业监控。为了预防职业性伤害,用人单位必须提高作业环境的安全标准,采纳新技能和设备以降低甚至消除低温危害。

在有毒有害物质可能积累的场合,企业应当保持通风设备正常运行,并加强巡检。此外,低温期间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对于不适合低温作业的劳动者应及时调整岗位。低温作业期间,还应为工作人员提供热饮以维持体温。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可确保冬季低温环境下工作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关新闻